中金近日發表港股策略報告表示,上周港股震蕩走弱,小米(01810.HK) 0.000 (0.000%) 沽空 $22.45億; 比率 7.745% 高位配股、全球數據中心投資泡沫的討論、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徵收25%的關稅,均抑制了市場情緒。春節假期以來,DeepSeek引發的AI熱潮扭轉投資者情緒和宏觀敘事,港股市場強勢上漲,市場漲勢主要依靠估值驅動,其中對未來的樂觀預期敘事又佔到絕大部分,反映為風險溢價ERP的快速回落,恒生指數風險溢價降至6.2%,接近去年「924行情」和2023年初的水平。但是,正如該行此前提示,本輪反彈是一個典型的結構市,雖然優勢在於不需要過多宏觀總量政策配合,但劣勢在於上漲基礎偏窄,需要科技板塊的不斷催化。
近期催化劑相對不足,疊加短期事件如小米配股、特朗普加徵關稅等帶來的情緒擾動,均使得市場在情緒和估值已經透支情況下震蕩回調,這與該行此前一直提示的港股合理區間為23,000至24,000點,樂觀25,000點,不建議在這個位置追高的判斷一致。
相關內容《大行》大和重申阿里(BABA.US)攜程(TCOM.US)騰訊(00700.HK)拼多多(PDD.US)為行業首選
當前,由情緒和預期主導的「第一階段」修復基本完成,投資者分歧加大,後續盈利能否接棒將直接決定能否打開進一步的上行空間。近期隨著業績期的展開,指數盈利尤其是恒生科技盈利也有上調,這對市場而言是一個積極跡象,但該行也注意到,盈利的改善是以科技行業為主,以利潤率改善為主,而非收入增加,因此其持續性仍有待觀察
展望2025年,當前市場一致預期MSCI中國今年每股盈利預測按年增長7.3%(與2024年底時預期基本持平),恒生指數則按年增長5.1%(較2024年底上修1.8%),恒生科技按年增長25.1%(較2024年底上修1.3%)。
就港股的下一步走向,中金料恒指基準於23,000至24,000點,盈利上調支撐樂觀情形26,000點;低迷時積極介入,亢奮時適度獲利。基於以上分析,結構上40%的「含科」部分仍是主線。指數空間上,該行維持恒指中樞23,000至24,000點的判斷,盈利上調帶來了增量支撐,為情緒波動提供緩衝,恒指在當前點位可以承受風險溢價的一定上行;樂觀情形下,在盈利上調基礎上,若科技股風險溢價進一步回落至2021年初的水平,恒生指數或能達到26,000。往上更大空間的打開,則需要盈利的進一步兌現。
相關內容《大行》交銀國際列出「4月研選」股份推介名單(表)
該行此前提示,恒指23,000-24,000去追高的性價比不高。如果不願意降倉位的話,也可以適度調整倉位到紅利風格後,但科技仍是主線,可以待合適的位置和催化劑後再切換回來,實現波動的對沖。對於投資者來說,最重要無非是成本與倉位。由於對未來的假設和預期見仁見智,所以無非是用不同的成本去博弈自己相信的預期。如果持倉成本很低,短期的波動完全不足為慮,可以堅持過去,但如果成本是最近一個月新加,局面就會陷入被動。
3月底4月初業績高峰期,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龍頭股業績,在個股層面可能存在獲利需求;4月2日美國關稅政策,若對華關稅激進抬升,尤其是只針對中國加徵關稅,可能造成波動。相反,如果依然四面樹敵,則美股可能承壓,中國市場反而可以成為避風港。(wl/u)
(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。沽空資料截至 2025-04-02 16:25。)
AASTOCKS新聞